西藏自治區財政廳近日印發《西藏自治區政府采購負面清單》(以下簡稱《負面清單》),明確采購人、代理機構、評審專家和供應商的48項禁止行為及其對應的181條具體內容,為政府采購相關當事人的行為劃出“紅線”。
據了解,《負面清單》包括適用主體、禁止行為及具體內容、對應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據,適用主體分為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、評審專家、供應商。其中,涉及采購人和代理機構的禁止行為最多,占比超整個清單內容的T0%,包括設置資格條件、制定采購需求、設置商務條款、設置評審因素、評審過程、采購執行、合同簽訂及履約支付7個方面的35項禁止行為及對應的135項具體內容。涉及評審專家和供應商的禁止行為有5項和7項。此外,還有一項針對政府采購當事人及評審專家的“兜底條款”。
記者發現,在《負面清單》中涉及政府采購電子化的具體禁止行為有近10項。比如,禁止要求供應商購買指定軟件,作為參加電子化政府采購活動的條件;禁止在采購執行中未依法依規在“西藏自治區政府采購網”上發布政府采購項目信息、未按規定公開政府采購意向、在財政部門指定的不同媒體發布的同一政府采購信息內容、時間不一致等。
此外,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,《負面清單》明確禁止對供應商采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審標準、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供應商等。如,要求供應商在政府采購活動前進行不必要的登記、注冊;將除進口貨物以外的生產廠家授權、承諾、證明、背書等作為資格要求;因裝訂、紙張、文件排序等非實質性的格式、形式問題限制和影響供應商投標(響應)﹔就同一采購項目向供應商提供有差別的項目信息;在采購需求中的技術、服務等要求指向特定供應商、特定產品等。